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药炮制中的科学,你一定惊叹古人的智慧
TUhjnbcbe - 2023/3/12 18:58:00
白癜风专用药 http://m.39.net/pf/a_4639949.html

在我们印象中,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我们国家的起步相对西方国家较晚。对于中药的研究亦是如此,西方的研究思维较我们不甚相同,可是当我们了解古人是怎么研究和运用中药的时候,你一定会惊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

中药治病运用的是其药物偏性,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有效的化学成分。古代医家曾表明:凡药有*也,非止大*小*谓之*,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久服必有偏胜。这用我们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是药三分*‘。既然中药也有*性,那为什么我们常说中药安全无副作用呢?这就不得不佩服古人对中药炮制的研究了。

天然的中药材并不都适合临床使用,必须经过炮制才能进入配方使用,经过正确合理的炮制工艺,中药的临床药效会有提高,用药安全也会得到保障。那么我们就用科学的理论依据来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

①杀酶保苷

很多中药材的炮制过程需要有蒸煮等步骤,虽然古人对中药蒸煮后的化学成分无法进行研究,但用今天的科学理论来解释,蒸煮炮制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蒸煮过程可以杀酶保苷,比如*芩蒸制,苦杏仁燀制,都是为了破坏药材中的生物酶防止有效成分的分解,保留苷类等有效活性成分,从而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并减除因酶分解产生的有害成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②降低*性

中药的有*化学成分古人虽然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聪明的古人早已经明白什么药有*,然后怎么除去其*性。比如川乌中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有*成分,经过高温水煮后乌头碱水解生成*性较轻微的酯碱类;米炒斑蝥也是如此,斑蝥中的斑蝥素有剧*,另外斑蝥含有的甲酸有很强的刺激性,但斑蝥素很容易升华,在℃以上就会开始升华,甲酸则是易挥发的物质,℃以上就会挥发掉。炒制后这些有害成分会去除,但古代没有检测温度的仪器,用米炒就可以根据米的颜色来判断炒的程度,同时米也可以吸收有*物质并使温度均匀。简单的操作,里面包含着大智慧。

③促进溶出

古人自然是不理解什么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但聪明的古人明白如何炮制后提高中药的疗效。将原药材切片粉碎这种简单的方法自然容易理会,但古人还有更加高明的智慧,讲原药材单炒或者加入其他成分一起炒炙。比如古人常说’逢子比炒‘,像莱菔子、苏子等都会经炒制后入药,研究表明炒制后的中药材有效成分溶解度确实高于原药材。但有些中药但炒后有效成分的溶解改变并不明显,古人便想到了加入辅料炒炙,比如醋炙元胡,元胡中的生物碱在经水煎煮后并不易溶解出,这样就无法起到良好的药用效果,经过醋炙后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显著增高。虽然是一点的改变,但这其中融入了古人无穷的智慧。

④杀菌除杂

天然的原药材中都含有一定的杂质成分,虽然很多杂质并不一定有*性,但使用起来对人体并无益处。淘洗筛捡这些简单的方法很容易明白,但古人还有更加繁琐精准的方法用来去除杂质*菌,提高药物的纯度和安全性。比如桑螵蛸的蒸制,就是利用高温出去卵鞘中的虫卵*菌等成分。水飞法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炮制工艺,比如水飞朱砂,水飞珍珠粉,经过不断的水飞研磨得到纯细的药粉,除去杂质。古人能想出如此繁琐却有效的方法,我们实在是由衷的敬佩。

炮制工艺在中国发展的已有千年,虽然古人无法从科学的基础上解释炮制工艺的道理,但每一种炮制工艺的产生都融汇了古人心血和智慧。可以说正是有了炮制工艺的出现,才保证了中药材的药品质量,才成就了中医药的辉煌发展。这种传统的炮制手法虽然显得有些繁琐复杂,但都是值得我们去传承的,这些都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医药繁荣发展的源泉和财富。

炮制工艺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智慧,每一种炮制工艺都有科学的依据,都闪耀着古人的聪明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医药,感受古人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

炮制工艺技术繁多,手法高明,朋友们了解哪些奇特的中药炮制呢,欢迎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炮制中的科学,你一定惊叹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