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宝宝总是夜醒护士妈妈亲身经历总结,4个方
TUhjnbcbe - 2022/10/9 20:33:00
白癜风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39.html

宝宝总是夜醒?护士妈妈亲身经历总结,4个方法让宝宝睡得香甜

宝宝睡得好,妈妈少烦恼。相信各位宝妈自从有了宝宝之后,最盼望的莫过于孩子睡着的那一刻,因为只有孩子睡觉的时间,宝妈们才能获得片刻的自由和松懈,安静下来享受只有自己的世界。但是,娃睡着了就相安无事了吗,当然不是了,睡着了容易,但睡好了才是关键啊。

对于宝宝,尤其是新生儿宝宝来说,睡眠不单单只是休息,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大脑以及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一般来说,宝宝越小,他的睡眠时间越长,因为新生宝宝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除了吃奶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处于睡眠状态。所以,如果宝宝经常夜醒睡不好的话,是有很大危害的。

1、无论是新生儿还是少儿或是青少年,其生长激素都是在熟睡时达到顶峰,所以,如果宝宝睡眠不足,就会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容易导致宝宝长不高!

2、睡眠是“生命金字塔”的最底端,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宝宝很容易精神上烦躁不安,情绪不稳,从而影响机体发育。

3、熟睡时期正是人体蛋白质合成与修复的最佳阶段,睡眠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宝宝免疫力的强弱,而睡眠的缺失更是会直接使免疫力细胞的功能降低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影响健康!

这些害处同样会波及到陪着孩子同吃同睡的宝妈,为了宝宝的睡眠,很多宝妈长期睡眠欠佳,如果宝宝还经常夜醒,那宝妈就更加彻夜难眠,从而导致精神衰弱、焦躁不安,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抑郁、暴躁等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位护士妈妈就用她亲身的经历给我们小区的宝妈们做了一个分享课。

一、宝宝夜醒的主要原因: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得找到问题的源头,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想解决宝宝的夜醒问题,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宝宝会夜醒。护士妈妈跟我们分析了3个主要原因:

1、宝宝的大运动发展

俯趴、翻身、扶坐、爬行、扶站、走路、跑、跳,这是基本上所有新生都会遵循的大运动发展规律,宝宝通过大运动发展去拓展对世界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探索世界,而每一次的飞跃进展必然会伴随着夜里的“自我放飞”。

护士妈妈提醒:这时候,宝妈们尽量别抱睡,让宝宝在睡梦中“训练”以下新技能,保持环境的安全,避免宝宝因大动作而翻滚出睡床范围受到伤害,同时也可以轻手抚摸安慰宝宝。

2、宝宝生病或者出牙的时候

如果宝宝正处于出牙或生病的阶段,那么身体或多或少会有不舒服,尤其是新生儿免疫力未健全,为了适应新世界,可能感冒会比较频繁,这时候宝妈宝爸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安抚,最好是两人轮番照顾,并做好正确的相应护理,以减缓宝宝的不适感。护士妈妈就给我们分享了几个小妙招:

(1)鼻塞:如果宝宝感冒鼻塞,我们可以用生理盐水滴入宝宝鼻腔并及时用棉签清理鼻子里的分泌物积垢,以保持宝宝呼吸顺畅。

(2)咳嗽:如果宝宝伴有咳嗽症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和室内湿润,比如适当开启加湿器,同时在宝宝睡觉时可以稍微垫高枕头以保持宝宝的上半身斜度,让分泌物不会堵塞在气管。

(3)出牙:出牙阶段,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为宝宝按摩牙龈,或是提供一些安全的咬牙玩具,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3、宝宝的肚子不舒服

因为宝宝消化功能发育并不完全,所以宝宝容易发生积食、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导致宝宝不舒服经常哭闹或夜醒。

护士妈妈表示,当宝宝肚子不舒服时,可以单手顺时针轻轻为宝宝按摩以缓解症状,或者调整宝宝的姿势由平睡转为趴睡,另外还可以让宝爸采用飞机抱姿势。

二、宝宝夜醒是不科学的处理方式

“夜猫子”宝宝让一家人都会心疲力尽,无奈之下,父母总会去寻求一些“过来人”的帮助,但分享得来的经验却并不是完全靠谱的,比如以下一些招数:

1、宝宝一哼唧就抱

宝宝一旦有动静,或者哼唧两声就抱起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就像我们成年人在睡梦中也会有一些梦呓行为,宝宝也会有,这种情况一般可以很快入睡,如果这时候抱起来了,那可就彻底吵醒了。长期以来,不仅家长会心烦气躁,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会被打乱,降低睡眠质量。

2、定点喂奶

不少家长都有定点给宝宝喂奶的习惯,但却忽略了宝宝也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家长强行去干预打扰,那么这是不利于宝宝的休息的。护士妈妈建议,如果怕宝宝饿着,可以给宝宝提前喂奶,不要在夜间强行叫醒。如果宝宝9个月大以上之后还经常夜间需要喂奶,那么也应该考虑断夜奶了。

3、定点把尿

跟喂奶心里一样,有些家长怕宝宝夜间会排便捂着自己了,所以夜里总会起来给孩子上厕所,孰不知这样不仅干扰了宝宝睡眠的生物钟,同时也不利于宝宝排便排尿的规律形成。护士妈妈建议只要宝宝不闹腾就先暂时不管,白天只要勤换尿裤,勤洗小屁屁,并使用一些安全温和的护肤品就好了。

三、护士妈妈支招:4个方法解决夜醒

护士妈妈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其专业的护理知识总结了4个解决宝宝夜醒的方法,并分享给了大家。

1、维护宝宝稳定的生物钟

当宝宝3个月大之后,就基本上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生物钟,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是帮助宝宝,而非是强行干预,宝宝睡觉的时间应该维持统一性,而不是认为缺觉了再补觉就行,尤其是轮流照顾孩子的家庭更是要注意这个问题。

一般4~9个月宝宝的睡眠参考时间是:早上6~7点醒来,8~9点睡第一觉,时长1.5~2小时;中午12~1点睡第二觉,时长2小时左右;傍晚4~5点小睡半小时,晚间7点入睡。其中午觉对于宝宝来说是最能够为宝宝恢复体力的,也是最重要的,而傍晚觉则会随着宝宝发育的健全而逐渐消失。

2、给宝宝亲密的睡前仪式

睡前仪式其实对于宝宝来说就是一个信号,就好比每天睡前,给宝宝洗个澡、擦个身体乳、喂个奶,然后给宝宝讲一下小故事或是唱歌,这些都可以成为宝宝每天睡前的固定流程,以便宝宝形成习惯。

另外,还可以营造固定的环境氛围感,比如将灯光慢慢调弱,或是在枕边放置特定气味的东西。长期下来,宝宝的身心就会对这些仪式形成习惯,从而在这些流程中慢慢平复情绪,快速入睡,平稳度过。

3、为宝宝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任何一切的不适感都可能成为打扰宝宝睡眠的因素,比如太亮、太热、干燥、床不舒服等,所以必须要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室内通风的情况下可以调节适宜的室温(24~26℃),适当打开加湿器,宝宝感觉舒服了,自然就会放松身心,安静沉睡。

4、正确应对宝宝的夜醒

懂得辨别宝宝的睡眠状态,不能盲目干扰。将宝宝的睡眠状态分级,不同级别二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宝宝哼哼唧唧:不要轻举妄动,静观其变,只要动作不大不会伤害到自己,就可以放心下来;

宝宝的动静变大:可以制造一些噪音,轻轻拍打宝宝身体或是轻柔抱起来哄睡着了再放下;

宝宝突然大哭:一般是因为受到夜惊,可以轻轻安抚,或温柔叫醒后再哄睡。

四、结语

宝宝的睡眠问题是每个新手父母都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减少夜醒,那么对于父母和宝宝而言,都是一件可喜的事,所以跟着护士妈妈,找准孩子夜醒的根源,然后用对方法,脱离苦海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总是夜醒护士妈妈亲身经历总结,4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