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玄参的栽培技术,了解并运用它,种植起来很
TUhjnbcbe - 2022/8/5 16:21:00

一、概述

玄参,别名浙玄参、元参、黑参等。为玄参科玄参属植物。以根入药,中药名玄参。根含L-天冬酰胺、生物碱、留醇、糖类、脂肪油等,有环烯醚钻甙反应,药材加工后内部变成乌黑色。性微寒,味甘、苦、咸,具滋阴降火、凉血解*之功效,主治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热、咽喉肿痛、白喉、目赤肿痛、瘰疬、痈肿疮*等症。玄参主产于浙江省东阳、磐安、仙居、桐乡、缙云等县(市),故有“浙玄参”之称。此外,四川、陕西、贵州、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南等省均有栽培。

(一)选地与整地

玄参在平原、丘陵以及低山坡地均可栽培。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一般应隔3~4年轮作1次,前茬作物以禾谷类为好。地选好后,必须深翻土地,深达25~30cm。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堆肥或厩肥~kg作基肥,再加入过磷酸钙30kg、豆饼50kg。杷细整平作畦,畦宽2~3m,畦高20cm,沟宽40cm左右,四周开好排水沟。

(二)繁殖方法

玄参繁殖方法有子芽(芦头上着生的芽)繁殖、种子繁殖以及分株、扦插繁殖等,生产.上多采用子芽繁殖,其他方法一般不采用。现介绍子芽繁殖。玄参栽种一般于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上、中旬进行,即在11月采挖玄参时,选择无病、色白、粗如拇指、长约3cm的子芽头,从芦头上掰下作种用,凡紫红色芽、青色芽、细芽及带病的芽均不宜作种用。芽头选好后,若随挖随栽,用多菌灵倍液,或者用退菌特倍液浸种3~6小时后栽种。通过消*后的芽头的出芽率可达98%,而且苗旺。栽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40cm,株距25~30cm挖穴,穴深10cm左右,每穴栽芽头1个,芽头向上,裁后随即施入一撮土杂肥或拌有粪水的细土,再覆土与畦面平齐,稍压紧后浇水,畦面可盖草保温保湿,约1个月左右出苗。每亩用种量约50kg。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须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从4月至6月须中耕除草3~4次。6月中旬以后植株封行,杂草不易生长,可停止中耕除草。

2.追肥玄参喜肥,除施足底肥外,还应结合中耕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一次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1kg;第二次kg;第三次(7月上、中旬)每亩追施过磷酸钙30kg及腐熟厩肥或堆肥kg,于株旁开沟或挖穴施入,施后盖土,必要时浇水,以促进块根膨大。

3.培土培土是玄参田间管理中-项重要措施。在第三次中耕、追肥后,可将沟内的泥土铲起壅于植株周围。培土的好处在于:一是使白色芽增多,芽瓣闭紧,青芽、红芽、花芽减少,以提高子芽质量;二可固定植株,防止倒伏;三是利于保肥、保水,防止干旱。

4.灌溉排水玄参较耐干旱,一般不需浇水。但刚出苗时,如遇干旱,应适当浇水,以增强其抗旱能力。雨季沟内积水会使块根腐烂,应及时疏沟排水。

5.摘除花葶当玄参抽芽开花时,应及时将花葶剪除,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根生长,有利增产。据报道,摘除花葶后,可增产20%以上。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病害

(1)白绢病又名“白糖烂”。为害根部。4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害严重。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当高温高湿时,根部内的菌丝穿出土表,在病株周围的土表生长,在菌丝层中形成乳白色、米*色、茶褐色、似油菜籽状的菌核。被害根部腐烂,植株枯死。防治方法:①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轮作期在5年以上,若水旱轮作防病效果更佳。②拔除病株,在病穴内用石灰水消*;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倍液加5%和0.02%尿素浇灌植株;亦可用50%多菌灵倍液浇灌病株及周围的植株。③在翻地时每亩施入30%菲醌1.5kg,或石灰50kg,进行土壤消*。④选用无病芽头作种栽,再用50%托布津倍液浸泡5~10分钟,晾干后下种。⑤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多雨地区应采用高畦种植。

(2)叶斑病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较重,7月后因气温升高病情逐渐减轻。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紫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圆形,边缘有宽环,后成棕褐色病斑,其上散生多数*褐色或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病斑亦可愈合扩大,最后干裂脱落,形成穿孔。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用1: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倍液喷酒,每隔7~10天1次,连续3~4次。②玄参收获后,收集残株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菌。③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并增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3)枯斑病又名铁焦叶、叶枯病。4月中旬发病,6~8月病情严重,10月中止。发病时,先在植株下部近地面的叶片出现白色小斑点,中间略凹陷,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圆形或不规则形,随后在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逐渐蔓延至全株叶片,最后使叶片卷缩、干枯而死。防治方法同叶斑病。

2.虫害

(1)棉红蜘蛛该虫一年发生10~20代。6月开始发生为害,7~8月高温干旱时为害严重。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受害,逐渐向上蔓延,被害后叶片出现*白小斑点,后变红紫色焦斑,最后叶片变褐色干枯脱落。防治方法:喷洒40%乐果乳剂1倍液或20%三氯杀螨砜~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3次。

(2)蜗牛3月下旬开始为害,4~5月为害严重。蜗牛舐食玄参嫩叶,造成空洞,并能咬断嫩茎。防治方法:①清晨进行人工捕杀。②喷洒1%石灰水或撒施茶子饼粉,每亩8~10kgo③5月份为蜗牛产卵盛期,此时应及时中耕除草,消灭卵粒。

四、采收加工

1.采收玄参栽种后于当年11月,当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采收过迟因根萌芽而空虚,影响药材质量。采收时,先将地上部分割去,然后挖松根际周围泥土,小心挖起块根,切下根茎,去掉泥土,运回加工。

2.加工玄参根采收后摊放在晒场上曝晒4~5天,经常翻动,使根部受热均匀。夜晚收进室内或用物盖好,次日再晒。当晒至半干时,剪去芦头和须根,堆积4~5天,使其“发汗”,然后再晒,如此反复堆积晾晒,约经40~50天即可达到八成干。若此时根内部肉质部分仍有白色,需继续堆晒,直至黑色。若遇阴雨天,也可用火烘干。开始火力不宜过猛,温度控制在60℃左右。在烘烤时应经常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烘至半干时,取出堆积“发汗”2-3天,上面用草帘盖严,使块根内部变黑,再用小火烘至全干,即成商品。一般亩产~kg,高的可达kg以上。折干率为20%。质量以条粗壮、皮细、质坚实、外表灰色、断面色黑者为佳。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参的栽培技术,了解并运用它,种植起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