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马回是民间一味罕用的中草药,非常是在新密登封一带,民间罕用其沏茶煮水喝,用于清热解*,可调节肺热痰咳,哮喘,皮肤湿疹,风疹瘙痒,疖痈疮疡等病征。春夏日节采收利用很遍及。
不过这个勒马回算是一个非常生僻的一味中药了!
《华夏药典》(年版)、《寰宇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有收载,其余山东、甘肃、江苏等省的炮制榜样以及《山西省中药材准则》也有收载,其名曰“水蔓菁”。
上面来了解一下这个“勒马回”。
《寰宇中草药汇编》
斩龙剑、蜈蚣草、追风草、一支香
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linariifoliaPall.exLinksubsp.Dilatata(NakaietKitag.)Hong,以地上全草入药。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切段晒干或鲜用。
苦,寒。
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榜样
山西中药材准则(年版)
《中华本草》
狼尾拉花、气管炎草、一枝香、斩龙剑、蜈蚣草、追风草、一支香、勒马回、哮喘草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onicalinariifoliaPall.exLinksubsp.Dilatata(NakaietKitag.)Hong.
采收和蕴藏:夏、秋天茎叶茂盛时采收全草,撤退杂质,切段,晒干或鲜用。
水蔓青多年生木本,高50-90cm。根状茎短。茎矗立,常不分枝,常常被白色柔毛。上面的叶常对生,上部的叶多互生;无柄;叶片宽条状至卵圆形,长2-6cm,宽0.5-2cm,先端钝或包尖,基部楔形,渐窄成短柄或无柄,边沿具单锯齿。总状花序顶生,细长,单生或复出,长穗状;花梗长1-3mm,被柔毛;花萼4深裂,裂片卵圆形或楔形,长2-3mm,有睫毛;花冠蓝色紫色,少白色,长5-6mm,筒部宽长2mm,喉部有柔毛,裂片宽度不等,后1枚卵圆形,此外3枚卵形;花丝无毛,伸出花冠;子房上位,2室,柱首领状。蒴果卵球形,稍扁,先端微凹。花期6-9月。
生于草甸、草地、灌丛及疏林下。广布于甘肃至云南以东、河北、山西、河南以南各地。
性状鉴识枯燥带花穗的全草,棕色,长20-cm。根呈须状,主根不显然,浅灰褐色,长3-5cm,直径约1mm。茎简单,圆柱形,直径2-3mm,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多卷缩破灭,完备者展平后呈狭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5-6cm,宽0.6-2cm,*绿色或暗绿色,基部渐狭,边沿有锯齿。穗状花序顶生,穗长10-15cm。蒴果扁圆形,种子微小。气微,味苦。以色绿、带花果者为佳。
味苦;性寒。
清热解*;化痰止咳。主肺热咳嗽;肺脓疡;咳吐脓血;疮疖肿*;皮肤湿疹;风疹瘙痒。
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