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草
泉源产地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高枝小米草或短腺水米草的全草。
7~8月采收,切段晒干。
生于山坡草地,少少生近水边或疏林下草丛。
散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新疆。
别号芒小米草、药用小米草。
一年生木本,高10~20厘米。茎挺立,少分枝,散生白色微卷毛,夹杂有少量腺毛。叶对生,倒卵形至长圆状菱形,先端钝,基部楔形,每边具2~4个钝或尖头齿,密被短腺毛。穗状花序顶生,花稠密,苞片叶状;花冠2唇形,淡*白色,上唇2裂,下唇3裂,先端稍有凹缺。蒴果长椭圆形,与宿存的花萼近等长。
性味成效《天下中草药汇编》
苦,寒。
清热解*。用于咽喉肿痛,肺炎咳嗽、口疮。
《中药大辞典》
苦,凉。
清热,除烦,利尿。治热病口渴,头痛,小便不利。
《中华本草》
味苦;性微寒。
清热解*;利尿。主热病口渴;头痛;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小便不利;口疮;痈肿
归膀胱经
内服:煎汤,6-10g。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