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风医案一例
TUhjnbcbe - 2022/7/21 20:25:00
北京看皮肤科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中风医案一例

来历:《丛桂草堂医案》

做家:袁焯

朝代:清

年份:公元-年

朱姓妇年五十一岁。素有脑病。发则蓦然昏厥。口噤不语。惟心内尚觉了解。短暂始苏。

其家本住盐城。因其子在此做生意。遂常来去。壬子玄月。其媳临蓐。三朝阳。贺客盈庭。稍形劳顿。始觉头晕口燥。旋即昏厥口噤。不能谈话。两手指痉挛。口眼倾斜。至越日早晨。仍未复苏。

其戚李某延予治之。已全昏厥不醒。面色晦惨。几类死尸。身不发烧。手指微凉。脉息少量。因其手指痉搐不柔。评脉殊多艰巨。以箸启齿视舌。则光而微现白色薄苔。盖血液亏耗。脑力素衰。复因劳役动火。于是发为痉厥也。

乃以增液汤加羚羊角、贝母、石菖蒲、西洋参、白芍、花粉、橘皮为煎剂。并及珍宝丹一粒。研碎和入。缓缓灌之。

午后七时复诊。则药已灌下多时。而病患亦稍能谈话。口亦能张。视其舌色。则红赤而光。微有白苔数点。面色亦转活润。但手指尚痉挛依然。大便溏泻。脉息与前无异。口干欲饮茶。是药已大见成效。乃于前线去珍宝丹、石菖蒲、羚羊角。加枸杞子、竹茹、枣仁、柏子仁。接服三日。痉挛全止。能饮食起坐矣。

往年六月。病院诊病。则貌颇丰满。精神亦佳。予几不认识矣。

附案中所用二方:

1、增液汤


  出自《温病条辨》


  玄参一两(30g)麦冬连心,八钱(24g)细生地八钱(24g)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做服(当代用法:水煎服)。


  增液润燥。


  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阳明温病不大便,不过热结、液干两头。若阳邪炽盛,热结之实证,则用承气汤急下存阴;若热病阴亏液涸,《温病条辨》所谓“水不够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当增水行舟。本方所治大便秘结,即为热病消耗津液,阴亏液涸,不能濡润大肠,“无水舟停”而至。津液亏乏,不能上承,则口渴。舌干红,脉细数者,为阴虚内热之象;脉沉而无力者,主里主虚之候。治宜增液润燥。方中重用玄参,苦咸而凉,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肠燥,为君药。麦冬甘寒,增液润燥;生地甘苦而寒,养阴润燥,共为臣药。三药适用,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故名之曰“增液汤”。本方咸寒苦甘同用,旨在增水行舟,非属占领,欲使其通便,务必重用。

 


  1.辨证重点:本方为诊疗津亏肠燥而至大便秘结之罕用方,又是诊疗多种内伤阴虚液亏病证的根底方。临床以便秘,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为辨证重点。

2、珍宝丹,中医单方名。为开窍剂,具备化浊开窍,清热解*之成效。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垢腻,脉滑数。亦治中风、中暑、赤子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临床罕用于诊疗急性脑血管病、脑震动、盛行性乙型脑炎、盛行性脑脊髓膜炎、肝昏厥、冠芥蒂心绞痛、尿*症、中暑、癫痫等证屑痰热内闭者。

构成

生乌犀(水牛角代)、生玳瑁、虎魄、朱砂、雄*、牛*、冰片、麝香、安息香、金箔、银箔。

用法

上丸如皂角子大,人参汤下一丸,赤子量减。当代用法:水牛角、玳瑁、安息香、虎魄别离毁坏成细粉;朱砂、雄*别离水飞成极细粉;将牛*、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当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口服,屡屡1丸,逐日1次,赤子减量。本方改成散剂,用水牛角浓缩粉,不必金银箔,名"局方珍宝散"。每瓶装2g,每服2g,逐日1次;赤子3岁之内屡屡0.5g,4-6岁屡屡1g;或遵医嘱。

功效

化浊开窍,清热解*。

主治

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垢腻,脉滑数。亦治中风、中暑、赤子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风医案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