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尾木
猫尾木
Maoweimu
傣药名埋锅借
中药材基原为紫葳科植物西南猫尾木的叶。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西南猫尾木Dolichandronestipulata(Wal1.)Benth.etHook.f.乔木,高达15m。嫩枝、嫩叶及花序轴密被*褐色短茸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达30cm,小叶4~5对,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2~19cm,宽4~8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偏斜,例脉8~11对,两面光滑无毛或被稀疏*褐色平伏毛,有时两面被稀疏黑色腺点,全缘;侧生小叶近无柄,顶生小叶柄长l~2cm。花序顶生,粗壮,花柄长2.5~5.5cm;花萼大,佛焰苞状,外面密被*褐色短茸毛,长约5.5cm,径约4cm;花冠*白色,管红褐色,径达10cm,管基径达l~1.5cm。果较短小,细长披针形,长约36cm,径2~4cm,厚约1cm,密被*褐色短茸毛。种子长椭圆形,扁平,两端具透明膜质翅,连翅长3.5~7cm。花期9~12月,果期次年2~3月。生于低、中山次生阔叶林中或常绿阔叶林中。云南蒙自、思茅、西双版纳、景东、临沧、马关、金平均有分布。
猫尾木性味味微苦,性凉。入水塔。功效清热解*,退热。
主治主治“拢害埋冒龙”(高热不退),“兵哇害埋”(感冒高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注意事项附方治“拢害埋冒龙”,“兵哇害埋”猫尾木叶15g,煎汤内服。(景洪市傣医波玉甩验方)药物分类植物药
参考文献傣药名与别名出处《西双版纳傣药志》参考《中华本草》傣药卷
注:在粤西地区至今仍然盛行当小朋友湿热蕴结形成瘰疬等问题,使用猫尾木与鸡肉熬汤,即可消除。可知猫尾木属于药食同源的范围,可日常使用而不至偏差。
猫尾木疗效显著,其具有的解*功能对于烟酒,对于雾霾,对于饮食不节,熬夜,失眠的人群有奇效。可以泡茶日常饮用!
·其清热退热的功效对于部分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禁忌:大虚寒,孕妇等人群不建议过多使用。
猫尾木生长形态
猫尾茶
猫尾茶就是董草原中医诊所在临床中使用了二十八年的以猫尾木为主药的纯中草药复方消癌根。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药理实验抗癌率32.8%。南方医科大学与西药对照试验时西药抗癌率46%。消癌根为36%。十五条癌新生血管,西药破坏一条,消癌根破坏14条。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8.
发明专利证书
本药茶从90年救生第一个临近死亡的肝癌开始已经在临床中应用了28年。临床病例数以千计。本药茶通过改善体内环境气候,提高脏腑机能作用,消除体内癌症等多种恶病的产生生存的条件以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本药茶可预防和治疗各种癌症和恶疾。
猫尾茶①号
用途:清理肝内妨碍肝胆机能运作的多余水分营养热量和废物,使肝脏恢复正常运作。
用法:眼红者用冰糖一两,红枣30克,桂圆20,竹茹10,百合10,扁豆10,连子10与茶包同煎。
眼蓝者用白芍,制首乌,北*芪,*参,白术,苍术,枸杞子各十克与茶包同煎。
肝热胃寒者加配健胃药。肝寒胃寒者加配温中健胃养肝药。肝寒胃热者加配清胃降胃肠火药。
用量:一包10克,一盒10包,一包二到三天,一天二到三次以上。用于防肝病时一个月只能用二到三包。用于治肝时,一个月一盒。
注意事项:肝病大忌吹风洗水,风水一冷闭表必然百病丛生,病情马上恶化。选择食物时以自己口感和吃后身感为标准。口味好吃后舒服为对。否则就是错,就要马上停止。
猫尾茶②号
用途:用于清理大脑,肺,胃中妨碍机能运作的废水废物余热。
用法:脑病,脑积液用百合,石斛,鳖甲,竹茹,竹叶,青蒿,扁豆,连子各十克与茶包同煎。或用花甲或蚬半斤与茶包同煎。
肺病,肺热用桑叶,枇杷叶,麻*(有胸痛者加细辛,当归5克)花粉,百合,麦冬各十克与药包同煎,也可用花甲或蚬同煎。
肺积液用香附,白术,苍术,藿香,苦瓜干各十克与茶包同煎。
胃食道肿瘤呕吐白痰食则反吐用龙骨牡蛎赭石竹茹竹叶北*芪白术*参茯苓与茶包同煎。没呕吐者用栀子,柴胡,百合,石斛,竹茹,竹叶,生地,玄参,甘草,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甘草各十克与茶包同煎。
用量:一包二至三天,一天三次。一包十克,一盒十包。一盒一个疗程,轻者一疗程,重者二三疗程。饮到口感不适,饮后有不舒服感即停。
注意事项:在体质还没恢复巩固时忌吹风洗水。凡脑瘤,肺瘤,胃食道病不能吸烟喝酒,忌酸辣食物。违者责任自负。
降压方
成分:猫尾木叶,白麻叶。
功效:清肝,清热生津,凉血解*。用于血压升高。
煎法:直接煎水服用。
降糖方
成分:猫尾木叶,扫把叶等。
用途:清热解*,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口渴喜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
用法:直接煎水服用。
本药院内使用,按说明书使用。
出品单位:董草原中医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