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之前,我们要先判断症状:1、脾胃虚寒
表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吃了生冷的东西后,会出现腹胀、腹痛的情况,严重时还会腹泻、恶心。
舌苔:舌头两侧有齿痕、舌苔粘厚
中成药:附桂理中丸它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附子和肉桂这两种温脾阳和肾阳的药物。理中丸顾名思义也就是理中焦,中焦主要是指脾胃。本方能够温中散寒,健脾养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出现的腹痛,大便稀,拉肚子,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
2、脾胃虚弱
表现:吃过饭后容易腹胀、经常腹泻,并且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口臭、频繁放屁等。舌苔:舌质胖大、舌苔偏白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它的主要作用方向,在于增强脾胃对于饮食的消化能力,改善饮食消化不良带来的一些不适症状,同时还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宁心的功效。如果你有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乏力气短,大便溏稀等问题,服用人参健脾丸来补益脾胃,改善这些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系统以及全身症状,是对症的。
3、寒湿困脾
表现:经常没什么力气,容易感觉到胸闷、人也比较呆滞、嘴巴经常黏糊糊的、腹泻等。舌苔:舌头胖大、有裂纹中成药:参苓白术丸这是中医常用的祛湿方子,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虚夹湿症,脾喜燥,最怕湿困。脾又主水湿代谢,一旦脾虚,就不能运化水饮,导致湿气更重。脾失健运,湿浊内停,就会导致饮食不化,肠鸣泄泻。
4、肝气犯胃
表现:容易感觉到恶心,还会想吐、胸口总是闷得慌、嘴巴发苦,还反酸、脾气不好,容易暴躁等。舌苔:薄白或舌苔薄*中成药:柴胡疏肝散它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肝气反胃就会导致胸闷、脘胀、嗳气、爆炸、易怒。
5、胃阴虚表现:浑身都燥热、心情很烦、口特别干,喝水也管用、大便发干,特别难以排出等。舌苔:少或无苔、舌面干燥中成药:养胃舒养胃舒含有补中益气的*参、补气升阳的*芪、白术和山药,理气健脾的陈皮,收敛生津的乌梅、消食健胃的山楂、补气养阴,健脾生津的*精、蒸北沙参,滋阴降火的玄参,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的干姜、菟丝子。诸药合用,有益气固本,滋阴养胃之功。
6、淤血停胃表现:胃经常特别痛,像有针扎的原因,尤其吃过饭后疼痛会加重。舌苔:厚重、舌面有黑色淤点中成药:金佛止痛丸本药以柔肝缓急止痛之法,选用“忌刚用柔”的代表方剂一芍药甘草汤为主药,有养肝血、益脾阴、柔肝和胃、缓急止痛之效;加之郁金、佛手等药,行气除胀痛;久痛入络,再配以三七、延胡索活血祛瘀生新。诸药合用,既可气血兼顾,又可新旧日同治,不损胃,不破气,不滋腻,共奏疏肝和胃,行气止痛,祛瘀生新之功。
7、肝胃不和
表现:两肋时常会有疼痛感、嘴巴又干又苦、眼睛干涩,看不清东西、食欲差,经常吃不进去东西等。舌苔:舌质淡、舌苔偏*中成药:木香顺气丸该药有理气化湿,消食除胀的作用。主治浊气在上,腹胁胀满,胸膈痞闷。
8、寒邪犯胃
表现:经常感觉到胃里特别寒凉、像吃了冰块一样、不吃饭的时候胃会疼、吃过饭后疼痛感会逐渐消失。舌苔:舌质淡胖、舌苔薄白中成药:附子理中丸这个子其实是张仲景的理中丸的加味,加上了附子,药的主要成分是干姜和附子,中医说:附子非干姜不温,这两味药放在一起效果特别的好,药里面还有*参和白术、甘草。可以治疗脾胃受寒引起的腹冷泻、胃痛等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