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导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风寒客于经络,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借虫蚁搜剔以攻通邪结”。同时提出了“宿邪宜缓攻”的指导思想,对用虫类药治疗久病入络的患者,采取的是“欲其缓化,则用丸药,取丸以缓之之意”。其言“攻法必用丸以缓之,非比骤攻暴邪之治,当用稳法”,于攻法中求稳求缓,以丸剂制约虫类药的峻利之性。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对虫类药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学习朱良春先生用虫类药的经验
丨何绍奇著
笔者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始,即问业于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先生。蒙朱老不弃,数十年来,对我之读书临证,无不悉心指点,并将其用虫类药的经验倾囊相授,使我终生获益。今选录部分学习朱老经验的心得体会,供同道参考。1、头痛为常见病之一,其浅而近者为头痛,深而久者为头风。其痛偏在头部一侧者则称为“偏头痛”、“偏头风”。前者多为外感冒风寒暑热,或内伤肝阳上亢,脾虚清阳不升之兼证,主证去,即自愈;后者则屡愈屡发?,有的长达数年、数十年之久,且虚实兼见,不易根除,其中一部分头风极为顽固,一般常规用药很难取效。朱良春先生从久病精血必亏,久痛入络着眼,拟定“蝎麻散”一方:全蝎20g,天麻、紫河车各15g,共研细末,分成20包,每服1包,1日2~3次。痛定后改为每日或间日服1包,有显著的疗效,有的甚至可以获得根治。我用此方时,常配以小剂汤药,如因风寒诱发,证见恶寒无汗者,用荆芥、防风、白芷、生姜煎汤送服;如因风热、暑热诱发,证见口干、舌红者,用薄荷、芦根、菊花泡开水冲服;气虚之体,乏力、自汗、遇劳则发者,用*参、*芪、升麻、炙甘草、大枣煎汤送服;肾阴亏,头目眩晕,遇恼怒辄发者,用枸杞子、菊花、石斛、白芍、钩藤、夏枯草煎汤送服;无其他症状者,用淡茶水送服即可,茶性苦降,善清头目,不会影响药效。蝎之功用在尾,无尾者入药效果欠佳,故称“全蝎”。活全蝎易腐烂,药材都是用盐渍过的,用时须用热水浸洗后晒干,所以称“淡全蝎”。用全蝎作散剂(或用空心胶囊装贮)比入汤剂效果好。2、尿床
多见于小儿,但成人亦有尿床者,治之亦更为棘手。我从前治疗尿床,多用缩泉丸、肾气丸、水陆二仙丹之类,有效者,有不效者,或暂愈不久而又复发。后来用单方公鸡肠一具,洗净,炖烂吃,鸡内金研粉冲服,有些效果,但患者很难坚持服用下去,因为北方人不喜欢吃肠杂,嫌脏,洗起来也麻烦。后来我采用了朱老“蜂房散”?即买药店之蜂房g,放瓦片上,焙半焦,研粉,1日2次,白天1次,临睡前1次,每次4g,开水冲服。有一中学生,几乎夜夜尿床,以至不能住校,学习大受影响,四处求医,用了几千元都没有好,我让她服“蜂房散”后,当天就见效,随访大半年中仅一、二次尿床。蜂房有韧性,不烘烤便研不碎,应予注意。近来我在蜂房散的基础上加进麻*30g、鸡内金30g、炙甘草30g,研粉,每服5g,1日2次,观察一些病人,疗效不错。3、瘰疬多为颈部淋巴结核,圆形结核,如指头大小,一枚或数枚不等,局部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可动,不热不痛。内服药常用消瘰丸加减,药如浙贝、玄参、牡蛎、夏枯草、*芩、百部、丹参、桃仁、炒白芥子、海藻。但仅用内服药,消退起来较慢,遵朱老经验,外用蜈蚣散,即金头蜈蚣一条,用白纸两张裹住,点火烧之,趁热将蜈蚣研成细粉?,入少许香油中,搅匀,抹在患处,1日2次。我在兴华大学讲课时,一广东学生颈部有一枚结核,如法用之(未用内服药),仅1周即完全消散。后来又用过多人,亦效。唯有的人对蜈蚣过敏,用后则感到刺痒不适。
4、顽痹
痹症初起,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久之,则湿变为痰,气血瘀滞?,痰瘀相合,深入骨骱,阻于经隧,而致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已,用常法祛风、散寒、逐湿、清热多不能效,必以虫类药物,搜剔钻透,直达病所,始克有济。前人说“久痛入络”,就是指的这种情况。考历代著作,大致从唐宋时期开始,就用虫类药物治疗痹证,朱良春先生从《千金方》、《本事方》、《圣济总录》、《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汲取了大量前人的用药经验,倡用虫类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自拟之益肾蠲痹丸,即以虫类药物为主,疗效卓著。现在此药已经面世,而在其由药厂批量生产、投放市场之前,我就学习老师的经验,将方中的蜈蚣、全蝎、白花蛇、蜣螂、地鳖虫、蜂房等研粉?装入胶囊中吞服,再视其病之寒热虚实,配以汤药取效。30年前,医院陈定可药师,患“类风关”多年,遍求中西医治疗无效,骨节肿痛、弯腰驼背,生活已不能完全自理,我即以朱老方与之,服药大半年而愈,最近还来电话,说多年以来一直都很正常,没有复发过。5、骨刺
即骨质增生,多发于颈、腰、膝、足跟等负重关节,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根据中医学“肾主骨”的认识,我在长春刘柏龄老先生的经验方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物组成“三骨汤”,取得较好的效果。常用药如熟地*、淫羊藿、鹿角胶、山甲珠、威灵仙、骨碎补、透骨草、补骨脂、川续断、赤白芍、川红花、制川乌、当归、丹参、地鳖虫、三七(研吞)等。方中的地鳖虫不可或缺,研末吞服效果更好。地鳖虫亦用于腰痛,不仅对跌打损伤、风寒湿热所致的腰痛有效,肾虚腰痛也有效。用量1~2个,用酒精浸泡20分钟后,晾干,研末,1日2次,白开水或*酒送服,连用7天为一疗程,可单用,也可与补肾方药合用。6、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肝炎迁延不愈,其病理变化由湿热、气滞而渐至肝血郁滞,瘀凝肝脉,气血两虚,肝脾肿大。为此,朱老曾拟定复肝丸一方(紫河车、三七、红参须、地鳖虫、姜*、郁金、山甲珠、鸡内金),有益气活血、化瘀消癥之效,为扶正祛邪之良方。多年以来,我观察到此方对肝脾肿大、或单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血清蛋白改变都有较好疗效。地鳖虫在方中起到活血消癥,和营通络的作用,为不可或缺之品。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者,除用复肝丸外,配合对证汤药:肝胆湿热尚盛,口苦咽干,舌红苔*腻、脉滑数者,应以清利湿热为主,不宜搬用复肝丸,我常于原方去紫河车、人参用,即无“实实”之弊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