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推荐口渴眼干竟然都是秋天惹的祸润燥
TUhjnbcbe - 2021/7/3 2:13:00
本文指导专家姚惠中医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兼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高血压、高血压肾病、高血脂、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性疾病的中医治疗,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对肿瘤减*增效疗效显著。对中医养生之道颇有研究,针对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养有独到见解。专家门诊时间:灵隐院区:周二、周五上午三墩院区:周一上午秋风起,肺燥猛,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入秋后常常会出现咽干口渴、皮肤瘙痒、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等秋燥现象。怎么办?来听听浙江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姚惠主任中医师来给咱们支支招。咽干口渴:煮点沙参麦冬汤九月初不仅有些热,有些湿,还有些燥。肺主呼吸,与大气相同,故燥邪之气易伤肺阴,人就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咳嗽少痰,所以日常可以吃点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银耳等。而临床上常用沙参,麦冬,百合,玉竹等药材以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现在常会看到一些人在秋天有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的表现,不如试试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治燥名方,沙参麦冬汤,其具体药物有:沙参9g,玉竹6g,生甘草3g,冬桑叶4.5g,麦冬9g,生扁豆4.5g,花粉4.5g,用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也可代茶饮。方中沙参,味甘性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味甘性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之功。这些药物多来源于日常饮食,可在生活中服用。眼睛干涩:泡杯石斛茶喝秋季干燥,燥伤阴津,所以有些人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这时有不少人会随意买点眼药水来滴,可这样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会使眼睛更加干涩。中医里有一句话就是说肝和眼睛的关系,叫“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肝提供的血液和阴津是可以滋养眼睛的。石斛有很强的滋阴养肝的功能,所以被历代医家用作养护眼睛的佳品。比如宋代《圣济总录》中记载“石斛散”的功用就说到“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名曰雀目”。古代还有一个明目药方,叫石斛夜光丸,也是石斛为主药配伍制作的,常被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视物昏花不清楚、夜盲等。日常做为护眼保健方使用,可以简单点,用它泡点茶喝就行。需要注意的是石斛性寒,对于脾胃虚寒,常伴有腹胀腹痛人来说,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虚寒,故不能单独用,可少量石斛加枸杞子泡茶喝。还可吃些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咽喉肿痛:用荸荠芦根煮水秋燥中,咳嗽最常见,也是最影响生活、工作的症状表现;口喉部位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立秋后气候干燥,很容易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如何防治秋燥性咳嗽、咽痛、声音嘶哑?中医认为: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气血循环变差,人体内气血不足,内脏功能失调,最易伤肺,使肺阴受损,宣降失司,甚则损伤肺络,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出、咽痛、声音嘶哑,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清代有一个瘟病学家,叫吴鞠通。他写了一本书,叫《瘟病条辨》。里面有一个药方,叫五汁饮。就用到了芦根、荸荠,这个方子主要成分主要是梨汁、荸荠汁、藕汁、鲜生地和麦冬。就是把梨100克,荸荠100克,藕100克,麦冬500克,鲜芦根100克用布拧汁或榨汁,生津止咳的作用非常好。平时可以把它当成饮料,没事儿就喝一喝。如果嫌麻烦,也可取芦根5克,荸荠5克,玄参或太子参6克一起煮水喝。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子咽喉肿痛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如果有发烧还是要去医院看。编辑:俊审核:婷来源:健康时报网

浙江医院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口渴眼干竟然都是秋天惹的祸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