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020/5777827.html秋冬进补之“人参”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何盈犀进入冬季,注重养生的人们也开始进入了“秋冬进补”阶段。《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中医认为,冬季是万物潜藏、匿藏精气的季节,在立冬到立春这段时间,正是养身、进补的好时节,要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调补,起居方面,冬季宜早睡晚起,并且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精气的潜藏;饮食方面,宜“增苦少咸”,进食温热、易消化食物,避免粘腻、生冷等碍胃食物。广州人喜好老火汤,并且喜欢添加药材以“补身体”,参类是大家喜欢的药材之一,然而市面上能见到的参有多种多样的名字:人参、高丽参、红参、白参、西洋参、花旗参、*参、沙参、玄参,等等,光听名字,有时候就已经把大家搞糊涂了,而且它们的性味功效有所不同,在选择使用方面应该根据体质有所侧重。人参,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如果得到一根大野生参都会把它封存珍藏起来。确实人参功效强大,常用于休克、心衰等危重症的救治中,大大地发挥其“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的功用,比如临床常用到“独参汤”;除了单用,人参还可以与附子等合用,配成“参附汤”,用于救治危重症见大汗淋漓、畏寒蜷卧、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等亡阳证患者,疗效也是非常不错的,人参如此大的作用,人们很难不喜欢它。除此以外,人参还具有“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生津液”等的功效,适合倦怠乏力、纳差食少、虚咳喘促、自汗、健忘、心悸、眩晕头痛、尿频、妇女崩漏、久病重病等身体劳伤虚损、久虚不复、体质虚寒等气血津液不足者,但身体壮实、体质偏实无虚象者、阴虚阳亢、火郁内实者均不宜随便进补人参。至于“高丽参、红参、白参”等,都是人参的不同名字,但有些区别:红参,是经过加工后的人参的熟用品,干燥的红参颜色红润、气味浓香,性偏温燥,补益之力最强,最适宜脾肾虚寒、真阳衰微等症者服用。高丽参,是产自朝鲜半岛的人参,属于红参的一种。白参,是除红参以外的各种加工的参,统称为“白参”,包括生晒参、白糖参、白干参等,以辽参、吉林参最佳,而白参性味偏甘平,温补之力不及红参,以补气养阴、健脾益肺、生津为主,适宜气阴两虚者食用。简单而言,红参、白参是两种不同加工方法而成的人参,性味功效有偏颇:红参适宜气虚兼阳虚者,尤其体弱阳衰者,白参适宜气虚兼阴虚者;春夏之季宜白参,秋冬季节宜红参;南方宜白参、北方宜红参;一般的养生保健以白参为宜。人参还有另外一些称呼:野生参是野生的人参;园参则是人工栽培的人参,市面所见多属此类。生晒参是野生参采摘后或园参栽培后洗净晒干而成;白糖参是野生参或新鲜园参经浸泡糖水后晒干而成。生晒参、白糖参功效相似,只是白糖参作用更弱。人参是名贵药材,食用时一般采取炖服(单炖或与肉共炖)、切片含服嚼食、切片冲泡、磨粉、泡酒等不同的方法,每日进补以1-3g为宜。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气虚,少量频服人参,可以起到益气补血生津的作用,但切忌进补过急,必须循序渐进,如服用两周后停用两周。如果得到一整支人参,建议是从参须开始往上吃,到参身,到最上面的老根,因为参须的功效较弱,参身较强,老根最强。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人参都不能随意服用,最好还是请教医生后再进补。“人参鸡汤”是非常有名的药膳,也是韩国著名的菜肴之一,将人参、红枣、枸杞、栗子、鸡、调味等纳入砂锅中炖煮而成,味道鲜美,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两虚、抵抗力低下者。也可以将人参、五味子、麦冬与鸡肉、瘦肉一起炖汤服用,起到益气养阴的功效,而且人参与五味子、麦冬搭配,不会过于温燥、上火。若平素瘦弱、纳差,可用人参搭配茯苓、粳米,煮成人参茯苓粥,能健脾安神的作用,常食能改善食欲,调整体质。服用人参时期,需忌服白萝卜、青萝卜,在中药十八反中提到“藜芦反人参、沙参(南、北)、丹参、玄参、苦参”,“藜芦”也即萝卜。另外,人参补气,也不宜与一些破气的食物、药物同服,比如桃仁、红花、青皮、陈皮等。人参也不宜与降压药、抗凝药、强心药、镇静药同用,以免产生一些不良效果。煎煮烹饪人参时以陶罐、瓦煲等为宜,不宜用金属器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