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温病条辨仍难记,口诀妙法最相宜
TUhjnbcbe - 2021/4/17 1:07:00
春季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90422/7081102.html
《温病条辨》为清代著名中医学家吴瑭(吴鞠通)所著,是治疗外感热病的著名专著。三焦辨证是其主要内容,也是其重点内容。该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时至今日,温病学已成为中医学子必修的科目,说到这里小编不仅感慨,学中医苦啊,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相比之下,最好记的就是朗朗上口的歌诀,比如方歌。小编读书时候就在想,要是能把难记的经典编成歌诀,那真是为中医学子做了大贡献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本给《温病条辨》附了歌诀的奇书,这本书里有原文、有释义、有歌诀,还有病案和病案分析,学习《温病》需要的东西,这里都有,是一本非常合适于温病入门者的参考书,下面把摘录了一些书籍内容以飨读者。一首歌诀将温病学的概况介绍明了,原书中还有逐句的详细释义。将温病学的概况介绍明了,原书中还有逐句的详细释义。

温病始于手太阴,

原与伤寒不同门。

伤寒邪自毛窍入,

入则首中太阳经。

太阳主表司营卫,

调和营卫病自宁。

温病邪由口鼻入,

自上而下通肺经。

肺主皮毛与天气,

温为阳邪火克金。

《内经》六元正纪论,

详论温病细而精。

冬伤于寒春温见,

此各伏气为病深。

冬不藏精亦温病,

解衣抱火并非轻。

“不藏精”字须活看,

专主房劳恐误人。

……

若夫时令之温病,

吴瑭条辨细思寻,

论别三焦各分正,

药用甘寒主救阴,

独出心裁施法力,

最切时证用之灵,

文深义奥谁探讨,

全赖分注辨之明,

终难咀嚼与记论,

虽欲入室恨无门。

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太阴为病脉若何,

不缓不紧而动数,

两寸独大火克金,

尺上肤热火克水。

头痛微恶风与寒,

身热自汗口又渴,

不渴而咳午后热,

名曰温病须分别。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温病初起恶风寒,

邪据皮毛肺受干,

此证从来忌发汗,

解肌用桂一时权。

发热口干不恶寒,

分明热已见其端,

风淫于内应何治,

惟用银翘效可占。

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证悉减者,减其制。

恶寒虽服桂枝汤,

已解便宜别处方。

余病虽然未解罢,

银翘主治法吴瑭。

王某,男,24岁,学生。年4月9日初诊。昨日活动后汗出当风,今晨起发热恶寒(体温38.7℃),伴见头痛、咽痛、口渴,轻微咳嗽,无痰,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浮数。证属风热袭肺,肺卫失宣。治宜辛凉宣透。

方选银翘散加味:银花、连翘各12g,杏仁、桔梗、牛蒡子、芦根、玄参、竹叶各10g,豆豉、荆芥穗、薄荷、甘草各6g。

服用2剂后,恶寒罢,发热除,仍感口渴,伴轻咳。以原方去豆豉、荆芥穗,加桑叶10g宣肺止咳,天花粉15g生津止渴,再服1剂而愈。

本文内容摘自《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预读部分内容可戳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编辑推荐

《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为重庆市吴家镇已故知名中医刘汉文结合自己数十年临床经验编纂而成。全书按照《温病条辨》的分类方法,分为上中下三篇,刘汉文根据自己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部分条文以歌诀的形式进行释义,再结合部分条文后面的名家医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是师承教育带教和学习温病的良本。

(长按扫码下单)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摘自《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配图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免费公开!《新冠肺炎中医居家预防康复手册——经络腧穴篇》上线●重磅:全文免费公开!实用《家庭中医药防疫读本》正式出版!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病条辨仍难记,口诀妙法最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