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诗经中走出来的村庄常山彤弓山村星
TUhjnbcbe - 2024/5/1 16:45:00

漫游常山,傍晚时分我们来到绿水与古树相互环抱的一方福地。小村名曰“彤弓”,“彤弓”字意是红色的弓箭,最早出现在三千年前的《诗经·小雅·彤弓》中,描述周朝天子以彤弓赏赐给有功诸侯,并宴请群臣的生动场景。相传村中徐氏先祖徐偃王辅佐西周周穆王立有战功,曾受赐朱弓赤矢。徐氏后裔为纪念先祖功德,便在大厅悬挂“彤弓山舍”匾额,村名因此而得。

从航拍的画面,观察村子的地理形制,好像是一把大弓的形状,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水缠绕”的风水宝地。村子依山傍水而建。东南面为开阊田野,一条叫龙绕溪的小溪在村前潺潺流过,像是弓上的弦;其余三面山体环抱,仿佛就是一张大弓,拱卫着村落。

山村不大,整个村庄掩映在一片古树丛林之中。一棵棵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据说百年以上的老树一千多棵,最大的一棵苦槠树已有来年,和村庄的历史一样久远,这些古树虽历经沧桑,依旧枝繁叶茂,冠如华盖,遮雨蔽日,或挺拨隽秀,或虬劲古朴,或盘根错节,或藤蔓缠绕,或三两连理,或一枝独秀,形态万千。一个小山村能留下来这么多古树,这离不开老祖宗年前定下的规矩——若有人私自砍伐古树,族长亲自敲锣打鼓,告诉村民把这人踢出族谱,还要扭送官府治罪。

穿越古树群就来到了村庄内,踏着青石板,走过古牌坊,追寻古村一段历史烟云。从村子介绍看到彤弓山村以徐姓为主,属于西周徐偃王后裔,由始迁祖徐国镇于南宋咸淳年间迁到此地,距今已有余年。在这里曾经诞生了一生为官清廉的兄弟进士徐海、徐金陵等明贤仕宦,留下了兄弟进士牌坊、旌义坊、徐氏宗祠、文昌阁等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古遗迹。

听热情好客的村民说,这里还流传着一段琼奴与笤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称其为常山版的“梁祝”,明代小说瑰宝《三言二拍》中“三言”的作者、文学大家冯梦龙所著的《情史类略》,完整收录了这个故事。现在已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编排成戏剧进行演出,为了纪念这场至死不渝的爱情,村里正在新建一个以其为主题的爱情文化广场。

在古村里晃悠,几间白墙青瓦、竹篱栅栏的小院,掩映在苍翠的古树群中,这就是我们入住的彤弓山居民宿。

推开庭院木门,映入眼帘的石板地面,铺满了饱经风霜的石磨。院落里陈列了不少传统生活农具和生活用具,院子里随风飘荡的毛竹,水池边上的荡起的秋千,檐廊下摇晃的木马,让人不禁油然而生出一种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遥远的感觉。

民宿保留了房子最原始的状态,包括瓦片、墙皮,这些旧物件和院内的装修相得益彰,开辟出了一个诗意栖息的度假空间。民宿里摆放的旧式的摆钟、梳妆台,胶片相机,电话机、黑白电视机等一件件的老物件,满满的是儿时回忆,寄放属于自己的乡愁。

古老的房屋经过精心的改造,干净简约精致。里面的内部摆设,诸如雕花大床、雕花梳妆台等也属“古董”级别。让你仿佛感觉穿越时空,走进了数百年前的书香人家。

彤弓山,擅奇含秀之地,钟灵毓秀之所。住进彤弓山居,隐匿在这苍翠的古树林里,一方庭院深幽处,半卷闲书一壶茶,或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把酒言欢,真是人生乐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诗经中走出来的村庄常山彤弓山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