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食物煮透,会破坏营养成分吗生吃是否有益健
TUhjnbcbe - 2024/4/5 17:49:00
青少年祛白公益活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204485.html

饮食习惯,代代相传,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健康息息相关。哪些食物可以吃?用什么办法来吃?反映了祖先对自然的探索,也有很多讲不清、道不明的习俗。不过,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咱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多地受到外来影响。比如,以前不喜欢吃鱼的地区,也开始吃生鱼片;从来不吃凉菜的地方,也流行起生吃蔬菜。那么,食物到底是生吃更有营养,还是煮透吃更容易消化呢?

生食更健康,这个观点的基础是加热会破坏蔬菜的营养。从蔬菜的营养成分看,这样想,的确有些道理。比如蔬菜中的维生素,在加热后,会被破坏。不过,经过烹饪,会有更合适的口感,让人吃下更多蔬菜,因加热丢失的某些成分的总量,是可以得到补充的。生鲜蔬菜,会因为某些品种的细胞壁较厚,摄入后,增加消化负担,或者因为特殊成分,比如白萝卜中的硫化物气味,让人产生不适。

烹饪是不是破坏食物的成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番茄中的重要的防病物质是番茄红素,是1种类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研究证实,番茄加热到88摄氏度,持续30分钟,顺式番茄红素的含量会增加35%。其中的原理是,加热破坏植物细胞壁,加速了番茄红素的溶出。因此,从这个原理出发,如果吃番茄焗饭,就要比吃白砂糖凉拌番茄,有更多的健康收益。

蔬菜加热,损失的部分主要是维生素,而类胡萝卜素和阿魏酸等抗氧化物质,都会经水煮或隔水蒸等烹饪处理后,得到更多的保存。蔬菜加热的另1个好处是,可以降低农药残留。因此,咱们需要根据当下的生活现实来进行选择,咱们的祖先吃的蔬菜,是没有施化肥、打农药的,那时候,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河流也没有重金属污染。现在呢?您懂的。

肉类食品是不是生吃更有益于健康呢?有人说,日本人长寿,是因为生鱼片吃得多。但是,咱们要清醒,人家吃的是海水鱼。总体来看,海水鱼的寄生虫,感染人的机率要比淡水鱼低很多。但是,是否带来感染,主要取决于中间宿主和最终宿主,与活鱼存活的海水温度和捕捞后的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典型是异尖线虫病。相关的食品安全规定通常是,鱼肉需要在零下35度冷冻15小时或零下20度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否则就会有传染寄生虫病的风险。

既然生吃有健康风险,那么,肉类是不是煮得越透越好呢?非也。肉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加热会变性,适当的热处理,蛋白质结构发生伸展,氨基酸残基暴露,有利于蛋白酶的催化水解,能够促进消化吸收。但是,过度烹饪后,消化率就会变小。以牛肉为例,摄氏度加热5分钟或摄氏度加热1分钟,其消化率最高。如果是摄氏度加热超过15分钟,氧化反应增加,消化率就变小了。所以,肉也不是煮得越烂,就更容易消化。

食物的品种太多,生吃还是煮透,需要从多种角度综合考虑,有些食物在煮透后,部分营养成分会丢失,但是,也有一些食品,会在加热后增加健康元素的含量。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可以参照这样一些原则。首先,是考虑食品的来源,如果不能杜绝寄生虫以及化学物质的污染,应该考虑放弃生吃的念头;第2是了解食物成分,某些食品,不经过加工,会有较大风险,比如苦杏仁或木薯,生吃会导致急性中毒;很多豆类蔬菜,比如四季豆或豆角,含有植物凝集素,生吃会引起恶心、呕吐。第3是适量,比如生吃海产品过多,会因为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水解酶,而导致维生素B1缺乏,煮透后,水解酶被破坏,就没有这个问题啦。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物煮透,会破坏营养成分吗生吃是否有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