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高考日渐临近,考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加上对高考过高的期望,一些考生精神压力大增,出现心神不定、精神萎靡、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现象。这些现象影响考生的正常学习,还有可能影响他们考场发挥。考试焦虑对考生的危害很严重,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缓解考试焦虑?以下几大对策可供家长们参考。
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正如人们做事需要适当的压力和动机一样,适当的焦虑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不可缺少的。所以,要看到焦虑积极的一面,不可矫枉过正。
对考试焦虑有了正确的认识,家长就没有必要为焦虑而焦虑,不如和孩子一起坦然地接受它,然后找个时间,和孩子一起分析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可以先把可能的原因列举出来,再逐项加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会发现,这些原因并不那么可怕,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予以解决。这样的分析能纠正孩子的认知,让他感觉踏实些。
充分复习,强化信心
客观地看,学生产生考试焦虑,主要原因是复习不充分,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全面、充分地复习,积极查漏补缺。具体来说,要帮助孩子根据自己各科的基础和学习现状,有策略地复习;认清自己的学习风格,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较,要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高考在即,学校会营造竞争气氛,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减压,引导孩子把老师、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当作动力,把学校和社会对高考的宣传当作鞭策,把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体贴当作支持,让孩子保持平静之心、竞争之心和自信之心。
考试焦虑主要是一种内心感受,其本身毫无可怕之处,可怕的是孩子对它的态度。如果因焦虑而焦虑,就会引起继发性焦虑,陷入恶性循环。高考前,家长要引导孩子以积极的话语暗示自己,以轻松的情绪调节生活,以自信的态度评价未来。
强化自信有很多方法,如默念“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等。在积极的自我暗示下,把高考前的复习安排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
劳逸结合,放松心情
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忙里偷闲,缓解紧张情绪。毫无头绪、不讲章法只会增加焦虑。另外,适当休息可使心理压力有效减弱,压力较大时,不要闷在心里,要找家人倾诉苦恼。
家长要鼓励孩子适当运动,以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运动可以把困在肌肉里的压力充分释放出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快乐。运动还能产生两种神经递质可以缓解焦虑。
孩子焦虑过重时,家长不妨多组织些家庭活动,比如看电影、郊游等,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暂时走出焦虑心情。
如果孩子在考场上出现焦虑症状,可以试试深呼吸法:每次只认真地看一个题目,而不是所有的题目。每看一个题目,试着做一个深呼吸,用鼻子深深地吸气,确保肺里充满氧气,然后用嘴呼气。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保持镇定。
参加高考是孩子的事,把孩子的应试状态调整到最佳是家长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过度焦虑,以免在不知不觉间向孩子转嫁焦虑。
此外,正常而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护伞——重点是“正常”,家长切不可画蛇添足地为孩子做许多特别的事,以免让孩子惴惴不安。
-END-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