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作为由热到冷转换的节气分水岭,突然骤降的冷空气,着实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小病小痛接踵而至。如何在秋分科学养生,大有学问。三物来秋补古语有云:秋冬进补,来年打虎。入秋进补,推荐三种食材:沙参、芡实和杏仁。1、沙参秋风习习,舒爽之余,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如:声音沙哑、咳嗽气喘、鼻干咽痛、口唇干裂、皮肤瘙痒、心绪不宁等秋燥症状。这都是秋燥带来的。而沙参既能清肺润燥,还能滋阴生津,此时吃点,再适合不过了。?北沙参入膳,南沙参入药沙参分南沙参和北沙参,均有补肺、胃之阴津的功效。但北沙参善于滋阴,故常用于入膳,而南沙参兼能化痰,一般做配方药用,不做汤料。沙参麦冬玉竹汤材料:沙参克,玉竹50克、麦冬50克、排骨克。做法:
1)、排骨洗净焯水;沙参、玉竹、麦冬浸泡十分钟。
2)、上述材料与三片生姜一起放到锅里,加水毫升左右。大火滚开后,小火熬90分钟,加酒加盐调味即可。2、芡实有道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分至,人易倦怠、乏力、纳呆。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而且,芡实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为秋季进补佳品。?生食补肾精,炒用健脾胃食用芡实,可采用生食和炒用两种方式,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来选购。芡实莲子茯苓粥材料:芡实30克、莲子(去心)30克、茯苓10克。做法:将芡实、莲子和茯苓洗净,浸半小时,加入适量清水,文火熬制约1~2小时成粥样,调味即可。功效:适合年老体弱、慢性腹泻、失眠多梦、夜间多尿者。禁忌: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产后皆不宜食用;另外,婴幼儿食用芡实,或导致性早熟,亦不推荐。3、杏仁在《本草纲目》中,关于杏仁的功效,是这么说的:润肺,清积食、散滞。其中,润肺功效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所以,秋日进补,杏仁万不可落下。?苦杏仁有*,切勿生吃杏仁有甜、苦两种。甜杏仁多为食用,在坚果店买到的,或是在蛋糕、曲奇、菜肴中见到的,一般都是甜杏仁。而苦杏仁多入药用,且含有苦杏仁苷,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产生氢氰酸,对呼吸有抑制作用。故苦杏仁不能生吃,吃时应先浸泡、漂洗,再用热水煮,浸冷水去皮。内服常用量一般不超过5~10克,相当于5~10颗。杏仁猪肺汤材料:当归15克,杏仁15克,猪肺1只,葱、姜、椒、盐适量。做法:将猪肺洗净,切块;把诸药包布,同炖至猪肺熟,约60分后,去掉药包,加葱姜盐调味即可。功效:养血通便,适用于治久病大肠燥结不利,肺气不足之咳嗽。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佛山健腾中医诊所专注于颈椎、胸椎、腰椎疾病及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治。
欢迎咨询就诊,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专业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