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之种类繁多,名称亦繁杂。古代之人参,源自《神农本草经》所载,主要产于山西上党,即现今的党参产地。而现今的人参,则主要生长在吉林长白山一带,分为野生和栽培两种,其药性和功效与党参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有东北红参、辽东孩儿参、福建珠儿参等地域特色参种。朝鲜产别直参,法国有佛兰参,美国则称花旗参,日本则名为东洋参。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些参类,还有南北沙参、玄参、丹参、苦参等,它们虽然都带有“参”字,但功效却各有差异,因此需要我们仔细辨别。接下来,将详细探讨各种参类的性能差异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
.人参与党参的基本介绍
人参,这一甘温的滋补良药,被誉为大补元气的上品。其性味纯正且平和,是大补元气的杰出代表。人参对于心力不足、肾气衰微等症,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在生脉散等经典方剂中,野产人参更是被视为扶正回元的关键成分。
在危急时刻,人参的补益作用能起死回生。然而,人参虽好,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那些有外感未尽、湿痰阻中等症状的患者,使用人参时需谨慎。
党参在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外感和内伤的方剂中。其应用多因“心气不振”和“脾胃虚弱”两大原因。在外感方剂中加入党参,正是遵循了《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原则。党参甘温的性质,使它在补益心气和调理脾胃方面表现突出,特别适合一般虚弱症状。
1.1△人参的功效与应用
人参以其甘温之性大补元气,适用于心力不足与肾气衰微病症,危急情况下可回阳救逆。但需注意,其不适用于外感未尽或湿痰阻中的情况。人参在心肾衰微但尚未达到厥脱难拔境地的患者中,能回心肾元气于乌有之乡。例如,在痰饮病心肾已亏、肺气浮散的情况下,加入人参扶正补气,可立即见效。
在心肾衰微但尚未达到厥脱难拔境地的患者中,人参的应用恰到好处,能回心肾元气于乌有之乡。例如,在痰饮病心肾已亏、肺气浮散的情况下,加入人参扶正补气,可立即见效。
1.2△党参的功效与应用
党参甘温,重点在于补益心气与调理脾胃。但较人参缓和,适合一般虚弱症状,特别是脾胃虚弱。在应用党参时需注意辨证施治,对于病中骤然出现的虚弱症状可大胆使用党参;若邪热正盛或痰气食积等实证未解则应先去其邪;对于呼吸粗壮、喉间痰声漉漉等实证患者则不宜使用党参以防助邪。
.其他参类的特性与用途
2.1△西洋参、沙参与丹参
西洋参性温而平,主要功效在于调理脾胃。虽然其效力不如人参、红参、别直参,却有其独特的用途。沙参则甘苦微寒,北沙参偏寒凉而南沙参质轻力微,这两种沙参都能补肺气、清肺火,同时还能养肝阴、调理脾胃。丹参以其独特的苦味和赤红色泽著称,具备生新血破瘀血的显著功效,成为众多科室不可或缺的要药,其应用范围之广泛,堪称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2△玄参与其他药材
玄参苦咸微寒,具备壮水制火、解毒利咽的效能。它能有效散除胸中氤氲之气,同时泻除无根浮游之火,因而成为治疗咽喉肿痛的重要药物。玄参可通过滋阴解毒利咽有效治疗肾火,但需避免用于脾胃虚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