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剑来陈平安找余斗报仇没错,可在齐静春之死 [复制链接]

1#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作为主故事线必经的一环,陈平安问剑白玉京基本已成定局,早先在陆沉面前打造的三副棺材虽不免有虚张声势之嫌,但挥剑直指白玉京的坚定心思尽显无遗;而远在白玉京坐镇的余斗也坦言只要陈平安敢来,他便愿意先请后者喝一顿酒,然后生死再由天定,双方的这场对决终究还是无可避免。

可无论立场如何,陈平安和余斗都是真正的好男儿,前者一路上披荆斩棘、呕心沥血地一路向上,就为有朝一日能够为师兄讨一个公道,诚如他和阿良说的那般,只要有仇未报,那么他活一百年,这个仇就要记九十六年;而余斗虽然主导了齐静春的身死,但他敢作敢为,既不甩锅,也不搞阴谋诡计,堂堂正正地静待陈平安的复仇,将“真无敌”该有的豪气和霸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加上届时他们二人的战力都将跻身当世第一流的行列,还会同时附加至少两场飞升境最高级别的战斗,而且都将是酣畅淋漓的生死战,毕竟事关复仇,所以这场大对决的观赏性和期待值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本不是扶摇洲之战这种充满阴谋算计的猎杀能够媲美。不过抛开对这场大战的期待,回归到它的起源,陈平安和余斗的这场大战是否真的有意义?

首先站在陈平安的角度上,齐静春是父母之外第一个为陈平安点亮前路的“长辈”,是后者心中“从不与人言说的心向往之”,更何况齐静春的身死和陈平安有着脱不开的牵连,无论是出于情谊,还是道义,陈平安为了齐静春之死而找余斗报仇没有错,在这一点上就连余斗也认同,甚至是感同身受,因为他策划齐静春之死同样是为了自己的师兄。

可是站在余斗的角度来看,主导齐静春之死虽有私心,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这件事里其实是齐静春先犯禁了,哪怕齐静春的用意是积极的,但“犯禁”这一点不容忽视,才给了余斗顺理成章斩杀后者的机会。否则别说齐静春先一步走通“三教合一”抢了寇名的大道,就算他干掉了李希圣或者周礼,只要不想和文庙彻底开战,白玉京也只能干瞪眼。

时间回到骊珠洞天坠落前后,当年的齐静春原本是可以全须全尾地离开小镇,事实上他初期也确实做好了这个打算,想要带着赵繇离开这趟浑水。至于说小镇六千生灵的来世今生,早先也曾说过,其实就算齐静春不管,化身姚老头的药师佛也会出手,抗下骊珠洞天三千年累积的因果,为小镇生灵求一个未来。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药师佛远远要比齐静春更适合出手。

毕竟齐静春和白玉京有着直接利益冲突,后者顺水推舟送齐静春去死本就在情理之中,可药师佛却没有这个担忧,如果换成他来做这件事,可能根本就不会面对来自白玉京方面的致命打击,后续的一切也根本就不会发生。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齐静春似乎有找死的嫌疑,而这里面的算计无非就是涉及陈平安的成长、给周密挖坑和拉三教祖师下水等等。

最后再说骊珠洞天坠落大劫本身,其实这本就是三千年前包括三教一家、远古神灵幸存者和主动参与“屠龙”的势力之间定好的一场交易,大家以真龙遗骨为根基生成了骊珠洞天,目的在于养灵。用三千年时间来培养出大量的修道人才,然后再向外输出这些人才,同时也为参与这场大战的势力提供气运,关于这一点,小镇生灵的先祖们皆已达成约定。

而骊珠洞天三千年坠落同样是约定的一部分,是小镇三千年寅吃卯粮的惩罚,这是天道,否则小镇何以出了这么多天才修士?这一代的刘羡阳、马苦玄、陈平安,上一代的李希圣,再久一点的谢实和曹曦,可谓英杰辈出。有回报自然也需要付出,这是天道循环,无私且无情,齐静春的举动破坏了天道应有的秩序和规矩,所以齐静春本身就有错,正经来说白玉京方面出手也是顺应天道。

关于这一点齐静春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在和道家两位大天君交手时便有言在先,所有天地劫难由齐静春一人抗下。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余斗无错,尽管他蕴含了私心,但行事皆在规矩之内,甚至是在“替天行道”。所以这件事本身根本无关对与错,就只是一笔人情债,不过恰恰是这种人情债最难偿还,恐怕真的要到分生死的地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s.以上观点皆属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