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挂号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良医好药,助您安康
冬季进补正当时,参类药材成为不可或缺的补益之选。然而,面对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沙参等诸多选择,你是否感到迷茫?如何辨别与选用这些参类药材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找到最适合您的那一款“参”。
备受推崇的补益“参”
人参,这一在许多人心中带有神秘色彩的滋补药材,常被赋予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等非凡功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尽管人参不具备这些超乎想象的神奇能力,但其作为补益“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它不仅被视为珍贵的药材,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广泛应用于养生与防病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人食用人参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人参的记载,称其“气味甘,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这奠定了人参在中医领域的地位。随着历史的演变,《本草纲目》进一步丰富了人参的种类和功效。书中指出,人参入脾为黄参,沙参入肺为白参,玄参入肾为黑参,牡蒙入肝为紫参,丹参入心为赤参。这些带“参”的药材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参”家族。然而,尽管它们都属于补益“参”,但各自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却各有差异,因此在使用时需仔细鉴别,以免混淆。
其中,人参作为最为人所知的补益“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和“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平,能够归入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多重功效。它常被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等症状,以及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等严重病症。根据生长环境和栽植方式的不同,人参可分为野生人参和栽培人参,前者被称为“山参”,后者则称为“园参”。而加工方法的不同,又进一步将人参细分为生晒参、生晒山参、白糖参和红参等。
生晒山参,经过晒干处理,保留了其原有的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堪称参中珍品。但遗憾的是,由于过度采挖和人为破坏,真正的野山参已经变得十分稀少。
园参经过晒干或烘干后,被称为生晒参。其性味较为平和,既可补气又可生津,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抗病能力。
经过蒸熟晒干或烘干的园参,则被称为红参。红参具有显著的补气作用,常被视为冬令进补的佳品。其性温燥,能振奋阳气,特别适合阳虚或阳气衰亡的病人。
园参经过水烫和浸糖干燥后,称为白糖参。其补气作用较红参和生晒参弱一些,但更适合气虚症状不明显而阴虚的病人,如津液不足引起的咽干舌燥、大便不畅等症状。
此外,人参还可以与鸡汤等食材搭配炖煮,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充分发挥人参的补益功效。
健脾益肺
党参,这一味甘、微苦的草本植物,其性平且归入脾、肺经,是补中益气的良药。它不仅能健脾益肺,还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倦怠无力、气短心悸等症。对于喘息急促、脾虚食少、大便稀薄、久泻脱肛以及面色苍白、身体浮肿等症状,党参同样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抵抗力差、常头昏眼花、容易感冒以及长期虚咳的人群,也适宜服用党参来调理身体。《本草从新》中记载,党参能补中益气,调和脾胃,消除烦渴。对于中气微虚的调补,它显得尤为适宜,且性质平和。而《本草正义》则进一步阐述其特性,指出党参既能健脾运而不燥热,又能滋胃阴而不湿腻,同时还能润肺养血,鼓舞清阳,振动中气。相较人参,党参价格亲民,成为许多家庭的日常保健之选。但需注意,因其含糖分较多,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
接下来,介绍一款参芪薏米粥的做法。将党参、薏米、黄芪、生姜和红枣共煮成粥,不仅口感醇厚,还能补中益气、健脾除湿、增进食欲、助消化。
此外,西洋参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它原产于北美州加拿大蒙特利尔和美国东部,后经引种至我国,已有多年的药用历史。西洋参能补气养阴,对于气虚阴亏、内热消渴等症状有显著疗效。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能归心、肺、肾经,既补气又养阴,同时兼具清热生津之功效。对于气虚阴亏、内热消渴等症状,西洋参均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补气养阴、润养五脏,且性质平和,既不热燥也不腻滞,因而被誉为“无火参”。《医学衷中参西录》更是赞其“性凉而补”,对于那些不宜使用人参温补者,西洋参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替代选择。此外,西洋参与川贝、雪梨搭配,可制成洋参川贝梨,对于阴虚肺热、咳嗽痰黏、咽干口渴等症状,同样具有显著的疗效。
益气健脾,润肺生津
太子参,亦被称为孩儿参、童参、米参或四叶参,其味道甘甜而微苦,药性温和,能同时作用于心、脾、肺三经。这种中药材不仅能益气健脾,还有助于生津润肺,常被用于治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体虚、气阴两虚、自汗口渴以及肺燥干咳等症状。《本草从新》中记载,太子参能补脾肺元气,同时生津解渴。尽管其效用不及人参、党参和西洋参,但因其补力平和,被视为一种清补的佳品,久用亦不会上火,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对于成人,需长期且大剂量使用方可见效。但需注意,高血压、肾炎及胃病患者应避免服用太子参。此外,太子沙参粥是一种有效的食疗方法。将太子参、北沙参和枇杷叶煎煮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调味后食用,可治疗阴虚肺热、咳嗽咽干等症状。
另外,沙参也是一种具有养阴清热功效的中药材。沙参,又称知母、白沙参等,味甘微苦,性微寒,能归肺、胃经。它不仅能养阴清热,还能润肺化痰、益胃生津,常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等症状。沙参,这一中药材,在清末张璐的《本经逢原》中被详细描述为有南北两种。北沙参质地坚硬且性寒,而南沙参则体力虚弱,功效与北沙参相似但稍逊一筹。此外,《本草从新》也记载了北沙参的独特功效,它专能补肺阴、清肺火,对于久咳肺痿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在众多补益“参”中,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以及沙参等各有其独特功效和适用病症。选择时,我们必须根据自身体质、所患病症和食用目的来精心挑选,以实现精准有效的补益。盲目进补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因此,在选择补益“参”时,务必谨慎并咨询专业中医生。来源:广东中医药、云南中医[]周祖贻.冬补参类如何选[J].家庭医学,(2):6-[2]肖海波.选好参类,巧配药膳[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9(08):30-[3]宋新民.几种补益类参的临床应用[J].人民军医药学专刊,(03)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健康宣教之用,实际中医治疗需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若您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此外,本文配图均来自摄图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识别下方小程序